S600轿车自动变速器换挡时转速上升故障维修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故障现象:用户反映该车踩制动踏板,从D挡位回到P挡位时,转速从660r/min上升到1150r/min左右。 故障诊断:慧众专业维修技师接车后,对车辆进行试车检测。踩着制动踏板,从D挡位或R挡位回到P挡位时,转速从660r/min上升到1150r/min,连接诊断仪读取故障,诊断仪显示无相关故障码。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问题应该在动力传输。动力传输有两个方面:第一,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第二,变速器的动力传输。 首先进入了发动机系统,在P挡位和N挡位时,查看了很多实际值,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又把挡位放在了D挡位和R挡位,在这个时候发现了很多实际值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放在D挡位和R挡位的时候发动机的负荷是增大的。
(发动机动力不足可能导致在你挂入D挡和R挡的时候怠速不稳或熄火现象)。接下来,把重点放在液力变矩器上面。
此车应用的是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组成的单级双相三元件闭锁式综合液力变矩器。泵轮和涡轮均为盆状的。泵轮与变矩器外壳连为一体,是主动元件;涡轮悬浮在变矩器内,通过花键与输入轴相连,是从动元件;导轮悬浮在泵轮和涡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及导轮轴套固定在变速器外壳上。发动机启动后,曲轴带动泵轮旋转,因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泵轮叶片间的工作液沿叶片从内缘向外缘甩出;这部分工作液既具有随泵轮一起转动的圆周向的分速度,又有冲向涡轮的轴向分速度。这些工作液冲击涡轮叶片,推动涡轮与泵轮同方向转动。
从涡轮流出工作液的速度可以看为工作液相对于涡轮叶片表面流出的分速度与随涡轮一起转动分速度的合成。当涡轮转速比较小时,从涡轮流出的工作液是向后的,工作液冲击导轮叶片的前面。因为导轮被单向离合器限定不能向后转动,所以导轮叶片将向后流动的工作液导向向前推动泵轮叶片,促进泵轮旋转,从而使作用于涡轮的转矩增大。 随着涡轮转速的增加,随涡轮一起转动的分速度也变大,当从涡轮流出工作液的速度开始指向导轮叶片的背面时,变矩器到达临界点。当涡轮转速进一步增加时,工作液将冲击导轮叶片的背面。因为单向离合器允许导轮与泵轮一同向前旋转,所以在工作液的带动下,导轮沿泵轮转动方向自由旋转,工作液顺利地回流到泵轮。当从涡轮流出的工作液正好与导轮叶片出口方向一致时,变矩器不产生增扭作用(这时液力变矩器的工况称为液力偶合工况)。
液力变矩器靠工作液传递转矩,比机械变速器的传动效率低。在液力变矩器中设置锁止离合器,可以在高速工况下将泵轮与涡轮锁在一起,实现动力直接传递,提高变矩器的传动效率。 重新整理维修思路: 第一,踩制动踏板,从D挡位或R挡位回到P挡位时,转速从700r/min会上升到1000r/min。 第二,把挡位放在P挡位和N挡位时,发动机的喷油脉宽为2.2ms,把挡位放在D挡位和R挡位时,发动机的喷油脉宽是3.5ms。 第三,在起步时急加速变速器处能听到“吱吱”声。 第四,发动机失速转速只能达到1550r/min。 根据以上四个故障判断,再结合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判定是液力变矩器出现了问题。在失速测试时,只有泵轮、涡轮和导轮三个元件起作用,泵轮和涡轮是很难出现问题的,那问题应该是出现在了导轮的单向离合器。只有在单向离合器不能单向锁止的时候才会造成失速转速不能达到标准值。因为单向离合器中的偏心滚珠磨损,起步时急加速变速器处会发出“吱吱”声。因为单向离合器不能单向锁止,造成泵轮的扭矩减小,发动机为了调节在D挡位时的怠速,只能增加发动机的喷油脉宽。在从D挡位回到P挡位瞬间,发动机的转速因为喷油脉宽过大,会瞬间提升到1150r/min,当挡位在P挡以后,发动机喷油脉宽又通过燃油修正回到了正常值2.2ms。
故障排除:更换液力变矩器,装复后慧众专业维修技师试车,故障排除。 故障总结:在判断故障时,要多看实际值,它能快速并且准确的告诉你故障切入点,这个时候再开始检查故障思路也会明确,还能减少检查过程中走弯路。
GLK300自动...
S350轿车自...
S500自动变...
ML350轿车...
S350自动变...
S350升档不...
ML350自动...
故障现象:用户反映该车踩制动踏板,从D挡位回到P挡位时,转速从660r/min上升到1150r/min左右。
故障诊断:慧众专业维修技师接车后,对车辆进行试车检测。踩着制动踏板,从D挡位或R挡位回到P挡位时,转速从660r/min上升到1150r/min,连接诊断仪读取故障,诊断仪显示无相关故障码。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问题应该在动力传输。动力传输有两个方面:第一,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第二,变速器的动力传输。
首先进入了发动机系统,在P挡位和N挡位时,查看了很多实际值,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又把挡位放在了D挡位和R挡位,在这个时候发现了很多实际值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放在D挡位和R挡位的时候发动机的负荷是增大的。
(发动机动力不足可能导致在你挂入D挡和R挡的时候怠速不稳或熄火现象)。接下来,把重点放在液力变矩器上面。
此车应用的是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组成的单级双相三元件闭锁式综合液力变矩器。泵轮和涡轮均为盆状的。泵轮与变矩器外壳连为一体,是主动元件;涡轮悬浮在变矩器内,通过花键与输入轴相连,是从动元件;导轮悬浮在泵轮和涡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及导轮轴套固定在变速器外壳上。发动机启动后,曲轴带动泵轮旋转,因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泵轮叶片间的工作液沿叶片从内缘向外缘甩出;这部分工作液既具有随泵轮一起转动的圆周向的分速度,又有冲向涡轮的轴向分速度。这些工作液冲击涡轮叶片,推动涡轮与泵轮同方向转动。
从涡轮流出工作液的速度可以看为工作液相对于涡轮叶片表面流出的分速度与随涡轮一起转动分速度的合成。当涡轮转速比较小时,从涡轮流出的工作液是向后的,工作液冲击导轮叶片的前面。因为导轮被单向离合器限定不能向后转动,所以导轮叶片将向后流动的工作液导向向前推动泵轮叶片,促进泵轮旋转,从而使作用于涡轮的转矩增大。
随着涡轮转速的增加,随涡轮一起转动的分速度也变大,当从涡轮流出工作液的速度开始指向导轮叶片的背面时,变矩器到达临界点。当涡轮转速进一步增加时,工作液将冲击导轮叶片的背面。因为单向离合器允许导轮与泵轮一同向前旋转,所以在工作液的带动下,导轮沿泵轮转动方向自由旋转,工作液顺利地回流到泵轮。当从涡轮流出的工作液正好与导轮叶片出口方向一致时,变矩器不产生增扭作用(这时液力变矩器的工况称为液力偶合工况)。
液力变矩器靠工作液传递转矩,比机械变速器的传动效率低。在液力变矩器中设置锁止离合器,可以在高速工况下将泵轮与涡轮锁在一起,实现动力直接传递,提高变矩器的传动效率。
重新整理维修思路:
第一,踩制动踏板,从D挡位或R挡位回到P挡位时,转速从700r/min会上升到1000r/min。
第二,把挡位放在P挡位和N挡位时,发动机的喷油脉宽为2.2ms,把挡位放在D挡位和R挡位时,发动机的喷油脉宽是3.5ms。
第三,在起步时急加速变速器处能听到“吱吱”声。
第四,发动机失速转速只能达到1550r/min。
根据以上四个故障判断,再结合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判定是液力变矩器出现了问题。在失速测试时,只有泵轮、涡轮和导轮三个元件起作用,泵轮和涡轮是很难出现问题的,那问题应该是出现在了导轮的单向离合器。只有在单向离合器不能单向锁止的时候才会造成失速转速不能达到标准值。因为单向离合器中的偏心滚珠磨损,起步时急加速变速器处会发出“吱吱”声。因为单向离合器不能单向锁止,造成泵轮的扭矩减小,发动机为了调节在D挡位时的怠速,只能增加发动机的喷油脉宽。在从D挡位回到P挡位瞬间,发动机的转速因为喷油脉宽过大,会瞬间提升到1150r/min,当挡位在P挡以后,发动机喷油脉宽又通过燃油修正回到了正常值2.2ms。
故障排除:更换液力变矩器,装复后慧众专业维修技师试车,故障排除。
故障总结:在判断故障时,要多看实际值,它能快速并且准确的告诉你故障切入点,这个时候再开始检查故障思路也会明确,还能减少检查过程中走弯路。